莆田港(Port of Putian,港口代码:CNPUT)位于福建省莆田市的湄洲湾,莆田港主要由秀屿、东吴、三江口、枫亭和各小港区组成。
秀屿港区:自秀屿5万吨级多用途码头起,向西至三江石化3000吨级液体化工码头。该港区是莆田港的主体港区,主要为整个莆田地区的煤炭、矿建材料、液体化工、粮食等大宗散货和重要物资中转运输服务。现有千吨级以上生产性泊位4个,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2个,码头岸线长度724m,货物年综合通过能力185万吨,其中集装箱4万TEU。港区现有仓库及堆场面积8.8平方米。
东吴港区:现有湄洲湾电厂8000吨级煤炭过驳码头和2500吨级重件码头各1个,码头岸线212m,年通过能力150万吨,占地约6万平方米。
三江口港区:位于兴化湾底木兰溪与涵江汇合处,背靠涵江区,主要为当地生产物资运输服务。现有500吨级以上生产泊位4个,码头岸线227m,年通过能力37万吨,仓库及堆场面积约1.3万平方米。
唐代以前,今木兰溪下游还是一片海湾,今莆田城关以南便是海域。梁陈时期,在今莆城南便有莆田最早的港口莆田港,唐代,港口南移,成为白湖港,港址在今城厢区阔口村,同时另开发有江口港和秀屿港;宋代,增加宁海港(在今莆田县黄石镇)、枫亭港、吉了港,白湖巷为当时兴化最大的港口;元代至明中期,白湖港逐渐荒废,宁海港开发成为最主要的港口;明中期以后,宁海港荒废,涵江港取代宁海港的地位,同时形成三江口港;清代初期,由于“截界迁民”,秀屿、吉了等港口荒废。清代后期,三江口港成为兴化最大的港口。
秀屿港区
秀屿港位于莆田市莆头村,现为东庄镇所在地,兴起于南朝梁、陈年间,宋代称“黎屿”、明清谓“小屿”,后改秀屿。秀屿原为一个小岛,宋代筑有石步长300米,明代改筑石桥长500米;明代起秀屿港是莆田、仙游和惠安三县货物的吞吐口岸,明朝廷在这里设小屿巡检司,秀屿港的海运由莆禧河泊所管理,当时秀屿港的开发已有相当规模,具有“人烟万三,居民约千余家”。清初,秀屿港一度荒废。民国17年(1928年),涵江人林柏青重建秀屿港码头和仓库;民国23年,英国万吨级货轮“新亚号”驶入秀屿港;民国27年,前下(莆田前沁、下屿)、山腰(惠安县辖)两盐场均在秀屿设转运站;民国28年,秀屿港码头、仓库均被日军飞机炸毁,秀屿港再度荒废。1976年9月,交通部、铁道部、石油化工部对全国港口进行普查,把秀屿港选定为国家可兴建停泊5~10万吨级轮船的深水港址。1979年,秀屿港开始外贸运输业务,并对港区的土地平整开发。1980年,秀屿港第一座3000吨级的盐业码头竣工;1984年,建成煤炭码头;1985年,完成三千吨级商业码头的主体工程,同时兴建望山生活区;1986年初,秀屿港建滩造陆工程竣工。1987年4月,秀屿港三千吨级码头仓库工程。1988年5月,秀屿港2幢容量3000吨的粮食仓库建成。至1991年,秀屿港基础设施用地开发,已有二条港口主干道,共长2.5公里。码头3个,配套用地5000平方米仓库及2万平方米堆场各1个。同时建成莆田市区通往秀屿港区的35公里的二级公路,还有水、电等设施先行工程。至此,港区内开发用地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,建筑占用面积5.3万平方米。港内负10米以上深水域有100平方公里。东吴港区
东吴港(吉了港),古称鸡了港,鸡了城,位于湄洲湾中枢,今福建省莆田市东埔镇东吴村南城自然村南宫前。宋代地名“系蓼”,熙宁四年(1071年)创建,名“系蓼城”,时商贸盛行,海船聚泊城下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为防倭在此设吉了巡检司,重新修建寨城,周150丈,高1.8丈、厚1丈、建垛308个,警埔8个,开城门,建门楼2座。清初划界废毁,现存寨墙一段长116米、宽2.9米、高3.3米。鸡了港与海峡东岸的鹿了港(今台湾鹿港)相对,都是古代的著名港口。 鸡了港(东吴港)开港于宋代,位于东埔镇东吴村南城自然村南宫前。明初改称吉蓼港,曾为吉蓼巡检司驻地和南日水寨兵船驻扎港;清初沿海截界,居民悉迁涉涵江,港口荒废,复界后易称吉了港,港务渐兴;民国年间,公路运输业兴起,该港货运量减少,唯渔船时有与台湾通航;建国后改称东吴港。莆田民间至今还在用的一句口头禅:一日行鸡了,三日讲不了。意思是一天去鸡了城回来,所见所闻三天都说不完。说明鸡了城当时的繁华景象。三江口港区
三江口港位于涵江区新浦村。兴起于明代中期,清代后期成为兴化最大港口,清光绪二十五年(1899年),日本轮船“纪摄丸”号驶入三江口港,这是兴化港口接纳的第一艘外轮。抗日战争时期,福州、厦门等大港口均被日军封锁,三江口港盛极一时,涵江成为闽中经济中心,号称“小上海”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三江口港作为省内的转运港,于1979年12月重新办理外运业务。1985年,三江口被列为湄洲湾港的中转疏运港。1987年4月,作为秀屿港配套工程,三江口港建成2座500吨级泊位码头;同时,开始港口周围土地的开发,拆迁扩建货场,并配套1万伏高压线路和萩芦溪引水工程,及涵江至三江口公路的扩建工程。至1991年,建有500吨级浮码头1个,驳船码头3个(有三江口、美尾、桥兜),仓库3个,堆货场3处。港区总体面积6738平方米,港区水域面积18万平方米,另有两个附属港区,其中一个是上游1.5公里的桥兜港区,水域面积为1.6万平方米。枫亭港区
枫亭港区位于湄洲湾西北部,地处仙游县枫亭镇枫慈溪入海口北岸的霞桥。宋代,枫亭港是兴化重要贸易港口。民国17年,涵江林伯青重建秀屿港码头后,枫亭港成为自秀屿入仙游海运的中转站;民国28年,秀屿港被日机炸毁,枫亭港成为莆仙南部的贸易港口。1980年,枫亭港区划入湄洲湾航运建设的配套附属港;1985年,开发牛头湾为新港区,成为枫亭港区的主要口岸;1987年,建成牛头湾港区500吨级泊位码头1座,作为秀屿港的配套工程,至1991年,枫亭港区有霞桥、陡门、牛头湾三个港口,霞桥、陡门两码头是50吨级泊位,还有配套仓库4个,牛头湾至沧溪公路2.5公里。
各小港区
涵江港
涵江港 位于涵江市区。兴起于唐代,宋时称端明港,元代继白湖、宁海两港成为兴化的主要口岸。明代永乐年间(1403~1424年),曾盛极一时;清代,三江口港兴起,涵江港成为商业码头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涵江港的航运业务为三江口港所取代。港区有海岑前和新开河两条港道,建有码头8个,共9个泊位,全长380米,有仓库17座。
文甲港
文甲港 位于湄洲湾口北岸与平海湾交界处的忠门镇文甲村,为湄洲岛至大陆的渡口,码头以客运为主,有简易码头1座,长54米,轮渡站房1座,用地面积300平方米。
宫下港
湄洲岛宫下港 位于湄洲岛宫下村,与文甲港隔海峡相望,为湄洲岛通往文甲进入大陆的口岸,有简易斜坡客运码头1座,长82米,交通船小码头1座,长28米。
江口港
江口港 位于萩芦溪下游出海口的右岸,面对福清桥尾村,水域面积9万平方米,有80米长的码头1座,泊位3个。
南日港
南日岛港 位于南日岛山初村,水域面积13.68万平方米,有码头3处:万隆客运码头,占地面积310平方米;海军新码头,占地面积102平方米;坑口码头,占地面积220平方米。
石城港
石城港 位于埭头镇东端石城村,港口有东际下码头(南码头)和后江码头(北码头)2座,均为客运码头,水域面积12万平方米。
东潘港
东潘码头 位于平海湾顶西部的东潘村,有盐运码头1座,长200米,泊位3个,水域面积3万平方米。
前海港
前海港 位于东峤镇莆田盐场内,为盐场的食盐运输港之一。水域面积9000平方米,设有码头,利用自然海岸线进行装卸作业。
后海港
后海港 位于东峤镇上塘村,为莆田盐场惟一通往三江口的直线港,有石砌岸线长100米,1982年,兴建后海围垦工程后,后海港不再使用。
港务局 | 莆田港务集团有限公司 |
地址 |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东庄镇大象村莆田港务集团大楼 |
电话 | +86 594-5697651 |
传真 | +86 594-5697630 |
800电话 | |
UNLOCode | CNPUT |
港口类型 | 海港 |
港口尺寸 | 小 |
最大吃水 |
进港的第一个港口 | |
需要提供预计的到港时间 | |
公布 | |
航图 | |
医疗设施 |
码头大小 | |
庇护 | |
最大船只尺寸 | |
码头类别 | |
转弯区 | |
抓地良好 |
潮汐 | |
高度限制 | |
骤升 | |
其他 |
航道 | |
货运码头 | |
平均潮 | |
油堆场 |
义务 | |
可用的 | |
适当的 | |
当地协助 |
协助 | |
打捞 |
无疫通行证 | |
其他 | |
除鼠证书 |
电话 | |
无线电 | |
空运 | |
电报 | |
无线电电话 | |
铁路 |
码头 | |
地中海停泊(Med-Moor) | |
冰 | |
锚 | |
海滩 |
100吨以上升降机 | |
50-100吨升降机 | |
25-49吨升降机 | |
0-24吨升降机 | |
固定式起重机 | |
流动式起重机 | |
浮式起重机 |
靠岸 | |
电器维修 | |
蒸汽 | |
电力 | |
导航设备 |
食品 | |
燃油 | |
码头 | |
水 | |
柴油 | |
发动机 |
船舶修理 | |
海洋铁路大小 | |
消磁 | |
干船坞尺寸 | |
污压载水 | |
垃圾处理 |